11月16日下午在瑾瑜国际会议中心,由学生工作部主办、我院、仪器与电子学院承办的中北大讲堂为中北学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主题为“地球大数据促进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此次讲座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闫冬梅博士主讲。山西省科技馆工作人员程丽娟老师随同出席了本次活动。闫冬梅教授现任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吸引了广大中北学子。
讲座伊始,闫教授首先向在场的师生们介绍了地球大数据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她指出,地球大数据是以空间数据为核心,结合地面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一种新型数据类型。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变化,还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趋势。通过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展,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有力支持。
在讲座中,闫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背景和目标。该工程自2016年立项,2018年正式启动,耗资16.31亿元,旨在将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整理和挖掘。通过遥感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多种算力的融合,该工程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闫教授还分享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些典型案例。该中心研制了全球首颗夜光卫星,用于捕捉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并将其与其它数据源相结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此外,中心还自主研发了数据管理引擎、智能分析引擎等关键技术,实现了SDG大数据平台系统的集成和可视化展示。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闫教授回答了学生们关于地球大数据与他们学习生活及未来就业关系的提问。她指出,地球大数据不仅关乎科研领域,还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和掌握大数据分析和遥感技术,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闫教授的讲座引起在场师生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地球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对于推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中北大讲堂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地球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普及。闫教授鼓励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地球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知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共同为推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